天地风霜尽,乾坤气象新。又是一年冬去春来、辞旧迎新之际。
春节,中国农历的新岁之首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传统佳节,既充满团圆、喜庆,又饱含对未来的美好希望。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五千年,有记载的中华民族过春节的历史已经有四千多年。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生活的地方或者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地方,都有过春节的传统和氛围。
当在外工作的人一两个月前就开始盘算何时回乡,当主妇们按着“老令儿”打扫屋舍、贴春联、买年货,当人们一边嘟囔着“折腾”一边依旧乐此不疲拎着大包小包挤上春运的列车,当家里的老父母准备好琳琅满目的家乡风味食材,当全家人举杯欢庆共度良宵,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,无不透出那浓浓的亲情、乡情、中国情,这些都是根源于渗透在每个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,难以改变,也无法割舍。
中国幅员辽阔、地大物博,中华文化海纳百川、兼容并蓄。从春节各地的饮食习惯就可略知一二。南方讲究吃汤圆,寓意团团圆圆,北方必定吃饺子,包住福气运道。有的地方年夜饭要有火锅,代表热热腾腾的红火日子,有的地方团年宴要有鸡有鱼,祝福大吉大利、年年有余。即便南北方都吃的年糕,也有蒸、炸、煮、涮,各种各样的吃法,但不论怎么吃,都象征着收获一年比一年多,前景一年比一年强。各具特色、和而不同的饮食风俗背后,其实还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的同一底色,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、善良、智慧、自强、自信的鲜明特性,表达着中华儿女追求生活富裕、民族兴盛、国家强大的美好愿望。
几千年的传统习俗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中华民族尊重传统,却又懂得与时俱进、应时而动、顺势而为。最早的春节礼仪从祭祖、祭神开始,农业发展以后加入了农业庆祝活动,文化发展之后,有了拜年的仪式和贴春联、年画的习惯,火药的发明,则让爆竹升级为鞭炮、烟花。到了现代社会,当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,除夕夜看春晚成了新的传统。最近几年,随着网络、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,手机发红包、扫码参与网络互动、直播过节、短视频拜年……令人眼花缭乱、应接不暇的各种新“风俗”扑面而来。在前行的路上,我们逐渐淘汰、摒弃与新时代风貌不符的旧例,以更开放的胸怀迎接着新征程新气象,迎接着悠久文明与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合发展。
春节还充满了传承的仪式感。许多家庭在岁末,都会总结一年,告慰先人,祝祷新的开始。小家回归大家,三四辈人共聚一堂,老人们都会问询子孙后辈的近况,勉励劝慰或是良言忠告。长辈给小辈“压岁钱”,少不了附赠几句期许厚望。亲友们互相走动,不免要说说各自的经历,共话一番未来。一个家族的传统与风气,往往就在这不经意间浸润着每一位家族成员,被后人所沿袭承继。当人们跨出“家”的情怀,去实现“国”的抱负、“天下”的理想时,扎根在血脉中的文化力量、文化传承,将会成为更多中国人凝聚、团结、奋进的动力源泉。
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今年除夕恰好也是立春之日,“立”是开始,春是希望,人随春好,春与人宜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新春之始,同样意味着新的奋斗征程即将开始。“新年春日并相催”,“农家岁首又谋耕”,在这样一个改革攻坚、百舸争流的新时代,我们每个人唯有珍惜春时,播种信念,勤恳耕耘,方能不负春光,不负年华,迎来新的丰收年景。(本报评论员 聂新鑫)